当正面军阵终于撞在一起,惊慌失措、气喘吁吁的土兵不是巴桑麾下以逸待劳的番兵对手,一个个挥舞土司旗的小军阵就像泥块撞上了石头,把自己击得粉碎。
而侧翼遭受袭击,进一步增加了土兵的不安,当成片的重铳声在侧翼响起,奔踏的马蹄声直冲侧后,一个個军阵随之土崩瓦解。
一辆辆抬枪车从敌军背后横穿战场,六十颗大铅弹在战场横行,将一列列将散未散的土兵击穿放倒,一锤定音。
溃逃也是一种势能积累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,过了某个临界点可能想逃但未必会逃,但当每个人都想逃,有一个人逃,所有人便都会开始狼狈逃窜。
谢二虎的蒙古马队在战场上像黑云般蔓延,驰马放箭挥舞弯刀。
马队编制仍然秉承蒙古传统三骑一组,有一领铠甲、两柄马刀、两柄马刀四壶箭,以及一杆钩镰枪。
有自己人落马就勾起来,实在没自己人落马,就在溃逃的敌人里寻找高价值目标勾住他。。
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莫测,昨日的死敌可能在今日并肩作战,但草原上的创业者永远不忘初心。
他们在战场上纵横驰突,把已经溃逃的土兵阵线分割得更碎,迫使其完全丧失逃回东土的希望跪下投降,并把其中首领勾住带走,作为自身参与作战的战利品。
但是也有热血上头的蒙古兵追着追着就越过河流,冲进敌方东岸防线。
有些人在不分敌我的地雷爆炸里变成一团血雾,更多人仗着马势裹挟溃兵快速冲过地雷阵地,纵马直冲仅有少量士兵守卫的防线。
土山下传来沉闷的号角声,令旗招展之下,在战场中间追杀溃逃敌军的谢二虎面露狂喜,当即分散护兵召集人手,向河对岸发起大举冲击。
大元帅允许他们进兵了!
土山上的刘承宗却并没有谢二虎那么高兴,让他别往河对岸追,还是有不少人追过了河岸,不过倒也不算全无收获,至少冲过河岸的蒙古马兵蹚出了一条路。
土兵的地雷不靠钢轮发火,还是古老的引线地雷,只要裹挟溃兵冲过去迫使土兵接战,无法点燃引线就没有威胁。
与此同时,湟水沿岸的刘承祖也向北渡过湟河,因为河对岸的一营土兵在友军被击溃后便下令后撤,很快河岸滩涂就被西宁卫的旗军抢占,继而向东继续进兵。
刘承宗向杨耀下令,以三千马兵组成中军,替换巴桑的中军渡河进兵,支援谢二虎,把战线推进至巴暖三川营的营城。
同时传令让巴桑打扫战场,收拾土兵遗落的装备、火器,辎重营过来就地安插营帐,接应伤兵医治包扎。
这场仗作战时间不到一个时辰,但由于开战晚,时间已近黄昏,要不了多久就日落了。
很快巴桑就带着一名担任通译的西宁生员来到土山,向刘承宗汇报伤亡情况,当场阵亡四十五人,还有六十七人重伤,轻伤的巴桑没有统计,只有一个人被射瞎了眼,其他的皮外伤不影响战斗。
当场阵亡的四十五人里,有俩是黄胜宵的炮兵、六个是阵前使重铳的带兵官。
敌军的尸首还没统计出来,巴桑的兵正忙着在战场上送只剩一口气的敌人上天,尸首从阵前一直铺到河滩,不算被谢二虎带走的活口,保守估计九百往上。
“那些灭虏炮,敌人带走了么?”
担任通译的生员摇头道:“没有,坏了四辆车,七十二门铁炮都在。”
刘承宗点点头,转而对巴桑问道:“喜欢那些炮么?”
巴桑重重点头,刘承宗便道:“都是你的了,还有阵亡的敌军的铠甲兵器,由射猎营先挑,挑完再送辎重营。”
射猎营的番兵不缺铠甲,刘狮子南征缴获的装备,绝大多数都配给巴桑了……他们使用蒙古装备只是因为蒙古人的甲具轻。
射猎营人均铠甲占有量,可能比刘承宗麾下最高的一个营,只是铠甲质量参差不齐。
整个营六千多人有四千多件锁甲、皮甲,八百多领西番圈扎甲,还在青海湖北岸的营地存着一千八百多领各式甲具。
所以巴桑对铠甲兵器没有太多渴望,他的很多士兵穿上重甲走不动路,最适合他们的情况就是穿件番袄或蒙古袄,外面罩件锁子甲或镶铁皮甲、头顶一只镶铁条的皮盔。
但听见刘承宗要把七十二门灭虏炮都配给他,令沉默的巴桑重重点头,接连道谢。
不过这会带来一个小问题。
巴桑说,射猎营的汉军不够,那些人可以放炮,但他们同时还是带兵官和重铳手,炮给他临阵只能打放一次。
人们没办法在面临敌军时手忙脚乱的完成装弹和重复打放,不把火药桶点了就算不错。
但刘承宗并不认为这是问题:“临阵放一次就比不放强,后面让他们慢慢教,射猎营慢慢学,就有自己的炮队了,先拿这些炮在战争中学习吧,将来还有更好的炮用。”
刘承宗所说更好的炮,是由高迎祥在山西监制的那批狮子炮,因为达到使用寿命,需要在俱尔湾等待重制,但新的铸炮厂正在修建,就留在新城防备西面。
说话间,刘承宗命辎重营的蒙古兵搬运尸首,营内生员统计一份敌我双方阵亡士兵的致死原因。
对军队下完命令,刘承宗又给巴桑下了个命令:“跟生员多学学言语,等我们拿下河湟,去练兵营跟王参将学习一段时间。”
旁边的西宁生员闻言道:“大帅,巴参将一直在和阿旺千总学习。”
刘承宗闻言露出笑容,巴桑好学是好事,但是跟阿旺学习未免效率有点低。
一个不会说话、一个不识字,这学起来可太难了,他甚至能猜出学习的过程,巴桑的学习可能不太顺利,但两个担任通译的生员肯定学得特别好。
“我记得你叫杜茂,是个童生。”
刘承宗记得,在囊谦时有两个西宁的读书人投奔,这个童生杜茂就是其中之一,还有一个是秀才,名叫莫负礼,二人如今都在射猎营给巴桑当通译。
谷僈lt/spangt 生员连忙点头:“蒙大帅记挂,小生杜茂,从番地回来就进了西宁府学。”
刘承宗点点头:“尽快教巴桑学会汉人言语……你那个好友莫负礼,和莫与京都姓莫,沾亲带故?”
杜茂点头答道:“是,莫与京是莫负礼的远房叔叔,当年他本想去芦塘营投奔莫与京,后来去囊谦投了大帅。”
杜茂说罢,问道:“大帅要把他调回去?”
“不必了,让他踏实呆在营里,他又没犯什么过错。”
刘承宗估摸着俩人的血缘应该离得挺远,否则不至于投奔自己都不投奔莫与京,但确实得找个人好好看管着莫负礼。
他又叮嘱巴桑几句,这才让二人回去安顿射猎营。
土山之上,刘承宗整理分析了塘骑传回的情报战报。
兄长已将北营敌军驱赶至通向连城的大通河,占领湟水北岸大坪威胁巴暖三川营的侧翼;谢二虎也将敌军追赶驱逐至营城,不过随着夜幕降临,在河湟谷地最大的谷地平原上已经没仗可打了。
总的来说这一天的攻势非常顺利,接下来几日顺利攻陷守军作为据点的三座城堡,就能将战线推至河口,与兰州隔黄河相望。
不过在这个时候,李万庆回来了:“大帅,大哥让我回来问明天怎么打,我们是扼守大通河谷,还是往北打?”
说着,李万庆展开草制舆图道:“如今西宁的营旗兵已扼住大通河谷,向北偏西一点是连城鲁土司的地盘,攻陷土司衙就能免除后顾之忧。”
他顺着大通河谷指着道:“从鲁土司衙门沿山地向东北推进,能一路推到庄浪河的河西边墙,将兰州甘肃腰斩。”
李万庆说得轻松,不过随即便笑道:“但我们没那兵力,大哥估计能吃下鲁土司的衙门,依仗山地修寨扼守要道,据守东北方向庄浪边军就差不多了……但这样就要分兵了。”
“分吧,你们明日先攻西大通堡,攻势受阻,就在大通河扼住敌军南下道路;攻势顺利,就顺势拿下鲁土司的领地……至于庄浪的松山新边,不要强求,甘肃边军不是我们目前能吃下的。”
刘承宗摇摇头,全面占领庄浪松山新边很有诱惑力,但这已经超出被八万百姓折腾成一穷二白的元帅府财力了。
甘肃一直以来都是刘承宗心里最棘手、最头疼的问题。
打吧,打不过,一旦甘肃边军被逼得边防都不管了南下作战,就算集元帅府全力也未必打得过几万西北野战军;降吧,一年百万石军粮马草,又确实养不起。
说到底还是粮食,拿不出这份粮食之前,刘承宗就不敢动甘肃的心思。
他对李万庆苦笑道:“现在甘肃边军还能恨着朝廷,我们把庄浪截断,几万边军改恨我们,几万饿急眼的边军回援我们守不住,得不偿失……拿下鲁土司的衙门设防就够了。”
刘承宗说罢,又对李万庆叮嘱道:“朝廷不会坐视河湟失守,你和兄长要小心甘肃边军南下。”
李万庆走后,刘承宗去土山下见了阵亡士兵一面,派马队把尸首运往后方安葬,又去伤兵营安慰了受伤的将士,回帅帐时思索着麾下几支军队,这场战斗中给他带来最大惊喜的可能就是巴桑了。
刘承宗麾下大部分军队都在队一级编制上拥有极强的主动性。
边军队伍能散能聚,尤善小规模作战;蒙古马队易散难聚,但知道何时该配合主力进攻,何时该为减少伤亡逃窜,而且逃窜之后总能聚到一起。
巴桑的射猎营则是另一个极端,他们不能散只能聚,队级编制僵化死板,拥有极强的韧性与贯彻命令的执行力,假使下令不准前进,就算敌军杀到跟前,他們都不会前进几步主动格斗。
在今天的战斗中,刘承宗明显能感觉到,随着参战次数渐多,射猎营的番兵身上那些不属于士兵的缺点正在淡化,而对于士兵来说的优点都保留了下来。
而且巴桑居然会派出骑兵到侧翼吸引炮兵注意力了。
这让刘承宗非常兴奋,如今巴桑有了火炮,等战争结束再去练兵营学习一段时间,假以时日,这支射猎营也许能够独当一面。
想着这些,回到帅帐的刘承宗的脑子里冒出一大堆奇思妙想,随手用炭笔在笔记上胡乱勾画。
正赶上提着食盒进帐的樊三郎过来,瞟了一眼,非常意外地问道:“巴桑、摆言、拉尊、乌斯藏、藏王,大帅想让巴桑进藏?”
刘承宗回过神来,笑眯眯地摇了摇头:“我瞎写的,暂时没这打算。”
樊三郎在桌边轻轻放下食盒,把马肉汤、油旋放下,心说来了来了又来了,连乌斯藏都盯上了,坐在一旁道:“先吃饭吧,土兵不堪一击,后面的战斗应该会很顺利。”
刘承宗吃饭晚,汤已经快凉了,这会闻见香味早就馋得不行,夹起肉片伴着油旋就大口往嘴里囫囵,几口下去脸色一变,朝桌上吐出一颗铁子,这才接着把汤喝完。
他用筷子拨弄着那颗铁丸,对樊三郎笑道:“重炮散子,应该是小李土司家的马,养得还挺肥,炖汤很香。”
说罢,刘承宗才摇摇头道:“我的敌人不是土兵,这场仗一定会牵扯进朝廷总兵,难打的地方在后面,现在就看朝廷为对付我,能拿出多大的决心了。”
“几个总兵?”
樊三郎有点难以想象,他们从未同时面对几镇总兵的围剿,因此不免感到担心。
刘承宗倒没那么忧虑,反而安慰道:“没事,朝廷的军队,从来不是有决心就能调动的,他们若敢调五镇总兵来,只要我能守住,哪怕退到西宁去,在放眼天下的大局上,也会使我们离入主西安更近一步。”
“朝廷的敌人,可不仅仅是我们,官军都到我这来,陕北的老兄弟们就敢在中原到处撒欢,甘肃边外吃沙子的虎墩兔,没准就又拿脑门子磕边墙了。”
不过真让刘承宗说准了,当天夜里,塘骑在谷地步步回撤,快速传回一条消息,混在难民里的镇海营兵亡命西奔,给巴暖三川营附近的驻军带回一条消息。
一支从河口北方甘肃方向抵达的军队,在兰州河口北岸扎营,距离上川口仅有一百二十里距离,如果他们进兵,最快后天一早两军就在谷地见面了。
留给刘承宗连陷三城的时间是……一天。
而侧翼遭受袭击,进一步增加了土兵的不安,当成片的重铳声在侧翼响起,奔踏的马蹄声直冲侧后,一个個军阵随之土崩瓦解。
一辆辆抬枪车从敌军背后横穿战场,六十颗大铅弹在战场横行,将一列列将散未散的土兵击穿放倒,一锤定音。
溃逃也是一种势能积累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,过了某个临界点可能想逃但未必会逃,但当每个人都想逃,有一个人逃,所有人便都会开始狼狈逃窜。
谢二虎的蒙古马队在战场上像黑云般蔓延,驰马放箭挥舞弯刀。
马队编制仍然秉承蒙古传统三骑一组,有一领铠甲、两柄马刀、两柄马刀四壶箭,以及一杆钩镰枪。
有自己人落马就勾起来,实在没自己人落马,就在溃逃的敌人里寻找高价值目标勾住他。。
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莫测,昨日的死敌可能在今日并肩作战,但草原上的创业者永远不忘初心。
他们在战场上纵横驰突,把已经溃逃的土兵阵线分割得更碎,迫使其完全丧失逃回东土的希望跪下投降,并把其中首领勾住带走,作为自身参与作战的战利品。
但是也有热血上头的蒙古兵追着追着就越过河流,冲进敌方东岸防线。
有些人在不分敌我的地雷爆炸里变成一团血雾,更多人仗着马势裹挟溃兵快速冲过地雷阵地,纵马直冲仅有少量士兵守卫的防线。
土山下传来沉闷的号角声,令旗招展之下,在战场中间追杀溃逃敌军的谢二虎面露狂喜,当即分散护兵召集人手,向河对岸发起大举冲击。
大元帅允许他们进兵了!
土山上的刘承宗却并没有谢二虎那么高兴,让他别往河对岸追,还是有不少人追过了河岸,不过倒也不算全无收获,至少冲过河岸的蒙古马兵蹚出了一条路。
土兵的地雷不靠钢轮发火,还是古老的引线地雷,只要裹挟溃兵冲过去迫使土兵接战,无法点燃引线就没有威胁。
与此同时,湟水沿岸的刘承祖也向北渡过湟河,因为河对岸的一营土兵在友军被击溃后便下令后撤,很快河岸滩涂就被西宁卫的旗军抢占,继而向东继续进兵。
刘承宗向杨耀下令,以三千马兵组成中军,替换巴桑的中军渡河进兵,支援谢二虎,把战线推进至巴暖三川营的营城。
同时传令让巴桑打扫战场,收拾土兵遗落的装备、火器,辎重营过来就地安插营帐,接应伤兵医治包扎。
这场仗作战时间不到一个时辰,但由于开战晚,时间已近黄昏,要不了多久就日落了。
很快巴桑就带着一名担任通译的西宁生员来到土山,向刘承宗汇报伤亡情况,当场阵亡四十五人,还有六十七人重伤,轻伤的巴桑没有统计,只有一个人被射瞎了眼,其他的皮外伤不影响战斗。
当场阵亡的四十五人里,有俩是黄胜宵的炮兵、六个是阵前使重铳的带兵官。
敌军的尸首还没统计出来,巴桑的兵正忙着在战场上送只剩一口气的敌人上天,尸首从阵前一直铺到河滩,不算被谢二虎带走的活口,保守估计九百往上。
“那些灭虏炮,敌人带走了么?”
担任通译的生员摇头道:“没有,坏了四辆车,七十二门铁炮都在。”
刘承宗点点头,转而对巴桑问道:“喜欢那些炮么?”
巴桑重重点头,刘承宗便道:“都是你的了,还有阵亡的敌军的铠甲兵器,由射猎营先挑,挑完再送辎重营。”
射猎营的番兵不缺铠甲,刘狮子南征缴获的装备,绝大多数都配给巴桑了……他们使用蒙古装备只是因为蒙古人的甲具轻。
射猎营人均铠甲占有量,可能比刘承宗麾下最高的一个营,只是铠甲质量参差不齐。
整个营六千多人有四千多件锁甲、皮甲,八百多领西番圈扎甲,还在青海湖北岸的营地存着一千八百多领各式甲具。
所以巴桑对铠甲兵器没有太多渴望,他的很多士兵穿上重甲走不动路,最适合他们的情况就是穿件番袄或蒙古袄,外面罩件锁子甲或镶铁皮甲、头顶一只镶铁条的皮盔。
但听见刘承宗要把七十二门灭虏炮都配给他,令沉默的巴桑重重点头,接连道谢。
不过这会带来一个小问题。
巴桑说,射猎营的汉军不够,那些人可以放炮,但他们同时还是带兵官和重铳手,炮给他临阵只能打放一次。
人们没办法在面临敌军时手忙脚乱的完成装弹和重复打放,不把火药桶点了就算不错。
但刘承宗并不认为这是问题:“临阵放一次就比不放强,后面让他们慢慢教,射猎营慢慢学,就有自己的炮队了,先拿这些炮在战争中学习吧,将来还有更好的炮用。”
刘承宗所说更好的炮,是由高迎祥在山西监制的那批狮子炮,因为达到使用寿命,需要在俱尔湾等待重制,但新的铸炮厂正在修建,就留在新城防备西面。
说话间,刘承宗命辎重营的蒙古兵搬运尸首,营内生员统计一份敌我双方阵亡士兵的致死原因。
对军队下完命令,刘承宗又给巴桑下了个命令:“跟生员多学学言语,等我们拿下河湟,去练兵营跟王参将学习一段时间。”
旁边的西宁生员闻言道:“大帅,巴参将一直在和阿旺千总学习。”
刘承宗闻言露出笑容,巴桑好学是好事,但是跟阿旺学习未免效率有点低。
一个不会说话、一个不识字,这学起来可太难了,他甚至能猜出学习的过程,巴桑的学习可能不太顺利,但两个担任通译的生员肯定学得特别好。
“我记得你叫杜茂,是个童生。”
刘承宗记得,在囊谦时有两个西宁的读书人投奔,这个童生杜茂就是其中之一,还有一个是秀才,名叫莫负礼,二人如今都在射猎营给巴桑当通译。
谷僈lt/spangt 生员连忙点头:“蒙大帅记挂,小生杜茂,从番地回来就进了西宁府学。”
刘承宗点点头:“尽快教巴桑学会汉人言语……你那个好友莫负礼,和莫与京都姓莫,沾亲带故?”
杜茂点头答道:“是,莫与京是莫负礼的远房叔叔,当年他本想去芦塘营投奔莫与京,后来去囊谦投了大帅。”
杜茂说罢,问道:“大帅要把他调回去?”
“不必了,让他踏实呆在营里,他又没犯什么过错。”
刘承宗估摸着俩人的血缘应该离得挺远,否则不至于投奔自己都不投奔莫与京,但确实得找个人好好看管着莫负礼。
他又叮嘱巴桑几句,这才让二人回去安顿射猎营。
土山之上,刘承宗整理分析了塘骑传回的情报战报。
兄长已将北营敌军驱赶至通向连城的大通河,占领湟水北岸大坪威胁巴暖三川营的侧翼;谢二虎也将敌军追赶驱逐至营城,不过随着夜幕降临,在河湟谷地最大的谷地平原上已经没仗可打了。
总的来说这一天的攻势非常顺利,接下来几日顺利攻陷守军作为据点的三座城堡,就能将战线推至河口,与兰州隔黄河相望。
不过在这个时候,李万庆回来了:“大帅,大哥让我回来问明天怎么打,我们是扼守大通河谷,还是往北打?”
说着,李万庆展开草制舆图道:“如今西宁的营旗兵已扼住大通河谷,向北偏西一点是连城鲁土司的地盘,攻陷土司衙就能免除后顾之忧。”
他顺着大通河谷指着道:“从鲁土司衙门沿山地向东北推进,能一路推到庄浪河的河西边墙,将兰州甘肃腰斩。”
李万庆说得轻松,不过随即便笑道:“但我们没那兵力,大哥估计能吃下鲁土司的衙门,依仗山地修寨扼守要道,据守东北方向庄浪边军就差不多了……但这样就要分兵了。”
“分吧,你们明日先攻西大通堡,攻势受阻,就在大通河扼住敌军南下道路;攻势顺利,就顺势拿下鲁土司的领地……至于庄浪的松山新边,不要强求,甘肃边军不是我们目前能吃下的。”
刘承宗摇摇头,全面占领庄浪松山新边很有诱惑力,但这已经超出被八万百姓折腾成一穷二白的元帅府财力了。
甘肃一直以来都是刘承宗心里最棘手、最头疼的问题。
打吧,打不过,一旦甘肃边军被逼得边防都不管了南下作战,就算集元帅府全力也未必打得过几万西北野战军;降吧,一年百万石军粮马草,又确实养不起。
说到底还是粮食,拿不出这份粮食之前,刘承宗就不敢动甘肃的心思。
他对李万庆苦笑道:“现在甘肃边军还能恨着朝廷,我们把庄浪截断,几万边军改恨我们,几万饿急眼的边军回援我们守不住,得不偿失……拿下鲁土司的衙门设防就够了。”
刘承宗说罢,又对李万庆叮嘱道:“朝廷不会坐视河湟失守,你和兄长要小心甘肃边军南下。”
李万庆走后,刘承宗去土山下见了阵亡士兵一面,派马队把尸首运往后方安葬,又去伤兵营安慰了受伤的将士,回帅帐时思索着麾下几支军队,这场战斗中给他带来最大惊喜的可能就是巴桑了。
刘承宗麾下大部分军队都在队一级编制上拥有极强的主动性。
边军队伍能散能聚,尤善小规模作战;蒙古马队易散难聚,但知道何时该配合主力进攻,何时该为减少伤亡逃窜,而且逃窜之后总能聚到一起。
巴桑的射猎营则是另一个极端,他们不能散只能聚,队级编制僵化死板,拥有极强的韧性与贯彻命令的执行力,假使下令不准前进,就算敌军杀到跟前,他們都不会前进几步主动格斗。
在今天的战斗中,刘承宗明显能感觉到,随着参战次数渐多,射猎营的番兵身上那些不属于士兵的缺点正在淡化,而对于士兵来说的优点都保留了下来。
而且巴桑居然会派出骑兵到侧翼吸引炮兵注意力了。
这让刘承宗非常兴奋,如今巴桑有了火炮,等战争结束再去练兵营学习一段时间,假以时日,这支射猎营也许能够独当一面。
想着这些,回到帅帐的刘承宗的脑子里冒出一大堆奇思妙想,随手用炭笔在笔记上胡乱勾画。
正赶上提着食盒进帐的樊三郎过来,瞟了一眼,非常意外地问道:“巴桑、摆言、拉尊、乌斯藏、藏王,大帅想让巴桑进藏?”
刘承宗回过神来,笑眯眯地摇了摇头:“我瞎写的,暂时没这打算。”
樊三郎在桌边轻轻放下食盒,把马肉汤、油旋放下,心说来了来了又来了,连乌斯藏都盯上了,坐在一旁道:“先吃饭吧,土兵不堪一击,后面的战斗应该会很顺利。”
刘承宗吃饭晚,汤已经快凉了,这会闻见香味早就馋得不行,夹起肉片伴着油旋就大口往嘴里囫囵,几口下去脸色一变,朝桌上吐出一颗铁子,这才接着把汤喝完。
他用筷子拨弄着那颗铁丸,对樊三郎笑道:“重炮散子,应该是小李土司家的马,养得还挺肥,炖汤很香。”
说罢,刘承宗才摇摇头道:“我的敌人不是土兵,这场仗一定会牵扯进朝廷总兵,难打的地方在后面,现在就看朝廷为对付我,能拿出多大的决心了。”
“几个总兵?”
樊三郎有点难以想象,他们从未同时面对几镇总兵的围剿,因此不免感到担心。
刘承宗倒没那么忧虑,反而安慰道:“没事,朝廷的军队,从来不是有决心就能调动的,他们若敢调五镇总兵来,只要我能守住,哪怕退到西宁去,在放眼天下的大局上,也会使我们离入主西安更近一步。”
“朝廷的敌人,可不仅仅是我们,官军都到我这来,陕北的老兄弟们就敢在中原到处撒欢,甘肃边外吃沙子的虎墩兔,没准就又拿脑门子磕边墙了。”
不过真让刘承宗说准了,当天夜里,塘骑在谷地步步回撤,快速传回一条消息,混在难民里的镇海营兵亡命西奔,给巴暖三川营附近的驻军带回一条消息。
一支从河口北方甘肃方向抵达的军队,在兰州河口北岸扎营,距离上川口仅有一百二十里距离,如果他们进兵,最快后天一早两军就在谷地见面了。
留给刘承宗连陷三城的时间是……一天。